本報記者 陳鍶
“太陽花”花開燦爛、熱烈。獲得我市第三屆“文明家庭”榮譽稱號的陳紅、烏仁家庭也像“太陽花”一樣,秉持初心、花開向陽,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多年傳承、發揚“太陽花”優秀傳統非遺技藝,從經營牧戶游到經營民族手工藝品、創建公司,不斷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編織著美好的新生活,成功帶領周邊牧民脫貧致富,贏得廣泛贊譽。
傳播民族文化 產品遠銷海外
人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注意觀察、發現商機則是創業的關鍵。鄂溫克旗伊敏蘇木阿貴圖嘎查烏仁的成功印證了這一點。
年輕時,烏仁在伊敏蘇木乳品廠工作。1996年,下崗后的烏仁開始經營飯店,后來又進行畜群養殖。憑著勤勞和堅韌,烏仁家庭從最初的幾頭牛發展到幾十頭牛,由無羊戶發展為千羊戶。2005年,草原上興起牧戶游,陳紅、烏仁夫妻倆也開始接待游客。在經營牧戶游期間,烏仁用“太陽花”裝扮自己,裝點蒙古包。這些毛絨絨、色彩艷麗、針線精巧的飾品吸引游客爭相購買。“為什么不做點‘太陽花’賣呢?既能把鄂溫克民族文化傳播出去,又能增加收入。”烏仁心中萌生出一個想法。2011年,烏仁成立工作室,設計制作手工藝品;2015年,她注冊了“太陽姑娘”商標,成立了公司,主要經營民族皮毛手工藝品制作、培訓、民族傳統服裝及民族舞臺劇演出所需的服裝道具制作等。公司發展至今,有太陽姑娘工作室和太陽花體驗中心2處工作室,登記200余個版權產品。產品以“太陽姑娘”和“太陽花”皮毛飾品系列為主,每年在經典款的基礎上,創新衍生20余種產品。
烏仁的女兒艾吉瑪大學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與父母一起創業。艾吉瑪利用互聯網平臺做線上線下推廣,拓寬了營銷渠道。2020年,艾吉瑪的線上銷售優勢顯著,僅5月制作的手工藝品銷售額就達到了3萬元,產品遠銷廣州、上海等地。同時,艾吉瑪帶著“太陽花”多次赴中國臺灣以及日本、俄羅斯、蒙古國等地區和國家參加展覽展銷和文化交流活動,受到國內外友人的歡迎。
2015年,烏仁團隊制作的“希溫·烏娜吉”太陽姑娘飾品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級非遺項目;2016年,烏仁被批準成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與此同時,她積極開展非遺文化保護傳承活動,培養了8名“太陽姑娘”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并派遣他們到全國各地參加比賽、交流學習。烏仁的公司現已開發百余種鄂溫克族皮毛手工藝品,年銷售量萬余件以上,并積極挖掘、整理厄魯特蒙古族傳統刺繡,結合旅游市場的需求,研發制作了十余種文創產品,已具備多元產品結構、批量生產開發與供貨能力,業績逐年遞增。
致富不忘家鄉人 帶領牧民再就業
從創業初期到公司逐漸壯大,烏仁一家一直盡自己所能帶領嘎查牧民脫貧致富。她公司里的14名員工全都是牧民婦女、下崗戶和貧困戶。近兩年,為提高貧困勞動者的素質,實現就業目標,烏仁積極開辦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班。烏仁的公司在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蘇木畢魯圖嘎查和蘇木活動室建立幫扶工作室,常年選派專業技師入駐工作室,手把手傳授牧民技藝,還實施產業扶持到牧戶,公司免費為他們提供原材料,讓牧戶在家加工成半成品,再送到店里制成成品進行銷售。牧民婦女足不出戶就能增加收入,這種訂單加工形式間接帶動了200余名牧民就業。烏仁每年都會和傳承人一起,為百余名學員進行免費培訓,帶動莫旗、根河市、扎賚諾爾區、伊敏蘇木、輝蘇木等地800余名婦女再就業。
多年堅持與傳承,烏仁一家不改初心,也讓編織“太陽花”這項優秀傳統非遺技藝大放異彩。他們帶領周邊牧戶不斷探索文化傳播與旅游產品融合發展的新途徑,成功走出了一條產業脫貧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