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鳳澤
初見李榮光是在市老年大學的國標麻將教室,他身材高大,儒雅隨和,正在指導學員們學習國標麻將。教室中,沒有市井麻將館中的吵吵嚷嚷,學員們優雅地出牌,大家態度都很認真,在一起更像是共同研究解一道數學難題。
麻將,與京劇、國畫、中醫藥并稱“國粹”,亦稱“麻雀”或“雀牌”,自問世至今,一直是中國最受歡迎、普及率最高的文娛活動之一。無論是在南國還是北方,鄉村還是城市,四人圍坐在一起,八手忙碌,洗牌之聲不絕于耳。人們做過統計,我國的麻將愛好者竟達上億人之多。
“麻將運動不僅具有獨特的游戲規則,更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體的運動魅力,在流傳過程中,麻將這項高雅的文化活動竟被有些人利用成為賭博工具,真讓人深惡痛絕。”李榮光說。
“學員現在玩的是國標麻將,也稱競技麻將”,市老年大學副校長李旭說:“國標麻將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促進邏輯思維、發展智力、優化思維、活躍社交與人際關系,這一培訓課開展以來深受老年學員的歡迎。”
李榮光,1982年大學畢業后就從事教育工作,有著34年的教育工作經驗。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海拉爾第二中學擔任化學老師期間,他和籍貫南方的老領導學會了“南方打法”。打麻將,成了李榮光完成繁重的高三教學任務之余,最重要的一項腦力休息。
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制定了中國麻將競賽規劃,并在《棋牌報》上連載,李榮光學后眼界大開。2011年,李榮光拜會天津麻將協會,麻將界公認的理論專家盛琦,聽他介紹邊遠的呼倫貝爾地區還有國標麻將愛好者,又驚訝又欣慰,傳授經驗后贈他《方城捭闔》一書。
在李榮光和其他麻將愛好者的推動下,2012年呼倫貝爾麻將嘴和協會成立,成員在當年青島舉辦的第13屆雀友杯中國競技麻將牌王賽精彩亮相后,就一直捷報頻傳——2015年,還是在牌王賽上,呼倫貝爾代表隊獲得團體第三,個人第四的好成績;2016年,崔蓮珍在第十七屆“雀友杯”中國麻將錦標賽中獲大師賽冠軍,被授予大師稱號……
2016年,在市老年大學領導的支持鼓勵下,李榮光擔任了市老年大學國標麻將班的教師。他一開始就定了兩條原則:不對學員收費、自己講課無報酬。
“學員大部分是退休人員,收入不高,不能增加他們的負擔。”李榮光說。不但不收費,針對授課麻將機不足的問題,李榮光還拿出家中儲蓄自費購買了4臺自動麻將機供學員使用。在他的教學和影響下,7年來,市老年大學共培訓200多人次的國標麻將愛好者。
2021年6月,第21屆“雀友杯”中國麻將牌王賽和大師賽在呼倫貝爾市舉行。雀友杯”中國麻將牌王賽和大師賽不僅在國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而且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賽事。賽事以提倡競技麻將,反對賭博麻將,引導休閑麻將,共同促進麻將學術理論建設為宗旨。此次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80支代表隊參加。
300余名麻將愛好者一邊參加激烈的競技,一邊領略著呼倫貝爾草原美麗的風光,彰顯了“賽事+旅游”的魅力。
2021年,對于李榮光來說是重要的一年,他和夫人崔蓮珍總結多年國標麻將教學實踐經驗,合作出版了《國標麻將入門》一書。此書圖文并茂,內容包括以重點番種為基礎所創立的國標麻將入門“616簡約國標麻將打法”、國標麻將中小番種介紹、國標麻將較大番種介紹,還做了較小番種湊牌技術分析等。這本書可作為國標麻將專業初級班的學習教材,被國際麻將聯盟官方推薦為國標麻將的入門級讀物。
李榮光從麻將的博弈中獲得了樂趣,更悟出了許多人生哲學。“麻將體現了機會均等、公平、公開、有序原則,對于麻將,每個人各自都有不同的詮釋,不同的答案……”談起麻將的益處,李榮光興奮有加。對于他來說,麻將已不只是游戲,更蘊含了中國人對世界的看法和人生的感悟。
如今,呼倫貝爾的國標麻將玩法也上了移動端。2022年,“呼倫貝爾8215麻將APP”正式上線,國標麻將愛好者可以隨時用手機體驗“呼倫貝爾國標麻將”的樂趣。春節期間,“虎年迎冬奧——呼倫貝爾8215麻將線上友誼賽”的開賽,更為麻友多增了一份競技的歡愉。
談到將來,李榮光說道:“讓麻將回歸高雅,讓所有的麻將愛好者遠離賭博,享受中華文化智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