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烏日嘎木拉
呼倫貝爾籍學生達奔納就讀于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國際部,自小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近日,記者聽說他被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系錄取。于是,了解到其自強拼搏的經歷。
達奔納的母親烏仁蘇德是呼倫貝爾廣播電視臺主持人,也是內蒙古地區知名主持人。她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認真負責,性格使然,在兒子的教育上也非常嚴厲。她說:“孩子成長過程中,德育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烏仁蘇德說:“兒子平時與他人交流會有一些言語障礙,但唱歌或者講英文卻很流利。”
達奔納從小就喜愛唱歌,也愿意學習英語。烏仁蘇德告訴記者,在達奔納上初一時,就跟著她赴日本交流學習,在跟外國人用英語交流時一點沒緊張,表現得非常自信。
在初中畢業時,達奔納提出想報考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國際班。烏仁蘇德覺得這不太靠譜,也不一定能考上,報考海拉爾第一中學更穩妥,因此不同意他的想法。達奔納苦苦哀求半個月,最后烏仁蘇德點頭答應參加考試。達奔納乘坐飛機獨自去了呼和浩特市參加考試,并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國際班。
上國際班后,達奔納就感覺很吃力,為了跟上班級進度,他每天晚上10:30分下自習后,到宿舍還要學習一會兒,晚上11點宿舍里不能點燈,他就跑到廁所去學習。幾個月后,他的成績在班級里逐步上升,并名列前茅。
上高一時,達奔納為了摸清自己的英語水平,報考了雅思考試。那段時間,他每晚都學習到晚上一兩點,有時甚至學到早晨四五點。不管他多晚睡覺,第二天一定要5:30起床,哪怕一宿不睡,也要按時開展第二天的學習。白天如果課堂上發困,他就會站著上課。烏仁蘇德說:“之前我不知道兒子整宿不睡地學習。參加班會時聽說過他會站著上課,每次開班會,總有達奔納的故事。”
達奔納在上高中階段不僅為出國留學做準備,也力求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為了克服自己說話緊張的毛病,逼著自己參加各種演講比賽。有一次,得知學校要舉辦大型文藝活動,達奔納鼓起勇氣,找老師申請主持這次活動。因缺乏主持經驗,開始時老師拒絕了他。但他很執著,再三請求,最終得到了主持的機會。烏仁蘇德說:“當時兒子想主持節目,我非常擔心,心想他肯定要碰壁,一定會搞砸。但沒想到老師非常滿意,說用三種語言主持得特別好,一點兒也沒有結巴。”
記者問達奔納:“你很爭氣,也圓了自己的夢想,是否很開心?”他卻說:“其實,我上滑鐵盧大學的雅思成績是在上高一時考的,高二高三時為了真正上大學而報考幾次雅思,都因疫情沒考上。如果我有更好的成績,獎學金也會更高,能夠減輕家里的負擔。”
“達奔納”,蒙古語意為“超越”。達奔納,一個懂事、善良、努力、有夢想、有勇氣的孩子,他一直在正視不足,努力超越,為實現夢想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