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全市觀摩會的人員進行技術交流
玉米種子品種展示
莫旗水稻種植示范區
蔣希武 文/圖
金秋時節,莫旗700余萬畝農田已是玉米吐穗、稻花飄香,在尼爾基鎮豐華村“看禾選種”展示基地,60余個大豆玉米優良品種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莫旗農業科技部門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向農民推介宣傳適宜的優良品種,有效解決良種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截至目前,已組織當地農民、種植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的,以“看禾選種,助農增收”為主題的現場觀摩培訓會2次,現場培訓人數160人次。
科技培訓實現全覆蓋
莫旗自2003年起,實現糧食產量連年遞增,已連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當土地資源有限時,糧食增產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科技。莫旗目前已形成專業科技人員和鄉土人才為引領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
莫旗每年都要利用冬閑和農閑季節通過“百名科技人員下基層”“科技大集”對各類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等農民群體進行培訓。此外,根據培訓要求還安排了電子商務、農牧業政策法律法規、中國革命史、合作社經營管理等課程。大力推廣“走下去”和“請上來”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廣泛采用“田間學校”“現場觀摩”“專家授課”“經驗交流座談”等方式,因地制宜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入村入戶,從種植品種的選擇、購買、播種、田間管理、機械收獲等,進行全面透徹、地毯式的普及。
優勢項目典型引路
8月9日,2022年全市優質綠色高效增糧觀摩會上莫旗設立分會場,一片片長勢喜人的優質大豆和玉米受到專家和參會者好評。
莫旗通過種植業結構調整、擴大綠色食品和特色農業種植面積、推廣種植新技術新品種、土地集中連片開發等措施進一步促進農業提效增收。根據我市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實施方案的目標要求,莫旗建設大豆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千畝方20個、百畝田30個,輻射帶動5萬畝以上。按照“以點帶面、示范輻射、多點布局、全面開花”的總體思路,以西瓦爾圖鎮、阿爾拉鎮為重點,做到了全旗15個鄉鎮綠色高質效行動示范片全覆蓋。
立足本地生產的立地條件和不同積溫帶,莫旗大力推廣蒙豆1137、黑河43等高油高蛋白大豆主導品種,突出主導品種的穩產增產作用,在示范區建立品種篩選展示示范點,加大經過生產檢驗、農民接受程度高的糧油主導品種推廣力度。同時,開展了甘豆5號、鑫興3號等新品種的對比試驗。
因地制宜推廣大豆大壟高臺技術、大豆壟上三行窄溝密植技術、大豆壟三栽培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合理輪作+秸稈還田+耙地起壟+種子高效處理+精量播種+配方施肥+精準施藥+綠色防控+機械籽粒”收獲的技術模式,實現標準化生產技術全覆蓋。
優質高效增糧示范
發揮輻射作用
今年,莫旗落實大豆、玉米、水稻3個優質高效增糧示范行動示范區,建設面積分別是1000畝,輻射帶動5萬畝。按照技術方案要求,3個示范區均開展了技術攻關區、評比展示區和示范推廣區的“三區”建設。
在西瓦爾圖鎮托爾蘇村大豆示范區內,在技術攻關區,展示了大豆密度試驗、農藥減量梯度試驗等6項試驗示范內容。在西瓦爾圖鎮前興隆玉米示范區村,承擔主體為莫旗龍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有新型肥料試驗、大豆玉米帶狀復合試驗等多項試驗示范內容。在漢古爾河鎮西諾敏村水稻示范區,承擔主體為西諾敏水稻種養殖合作社,具體試驗示范內容有:水稻品種對比試驗、可降解膜試驗等。
莫旗作為“大豆之鄉”,按照國家關于大豆生產要求實現“擴面、增產、提質、綠色”的總目標,認真研究,積極謀劃,全力推進大豆擴種工作。2022年,全旗完成大豆播種面積543.32萬畝,超額完成了市級下達的播種面積指標。大豆平均畝產力爭達到150公斤以上,力保大豆總產量穩定在7.5億公斤。
莫旗積極引導和鼓勵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規?;a,實現標準化種植,集約化管理。全旗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2718家、家庭農場10880家,參與土地經營流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700余家,土地流轉面積486.75萬畝,農機專業合作社277家,其中保值2000萬元以上的大型農機合作社達到35家,農機總動力151.3萬千瓦,綜合機械化率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