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蕊 金國華
在鄂倫春自治旗古里鄉,帶著年幼的女兒在鄉里扶貧的白鵬英,成為人們的美談。白鵬英的丈夫是鄂倫春旗公安局的一名警察。當年,她把兒子留給丈夫照看,只身來到古里鄉。2018年7月,女兒出生。白鵬英產假期間也沒能安心休養,訪科局、跑項目,遙控指揮著鄉里的脫貧攻堅工作。2019年初,白鵬英雇了保姆,帶著6個月大的女兒回到鄉里上班,吃的是鄉里食堂、住的是單位周轉房。白天她忙于鄉里的扶貧工作,晚上回到住處又要照看女兒。當年白鵬英身患癌癥的父親在哈爾濱住院,原本計劃國慶假期去照料父親的她,卻因為鄉里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而未能成行,沒有見上父親臨終前的最后一面,這是她人生中的最大遺憾。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幾年中,白鵬英始終把帶領古里鄉脫貧攻堅的使命刻在心中,傾注心血、付出真情。古里鄉也因為她發生了大變化。
今年36歲的白鵬英是鄂倫春自治旗古里鄉的第五任鄉長。警察、司法干警、宣傳干事、共青團干部、鄉鎮領導,工作的15年中,她多崗位歷練、多角色轉換,不變的是鄂倫春人的勤奮與執著。
2016年春季,白鵬英調任古里鄉鄉長。4年來,她身先士卒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把自己的心血傾注在脫貧攻堅上。產業引導、光伏扶貧、政策兜底、干部幫扶,一系列舉措讓古里這個鄂倫春族聚居鄉如期脫貧。
郭純海是興牧村的貧困戶,多年在外打工的他因為要照顧留守在家的孩子上學,2014年底回到了古里鄉興牧村。3間土房,沒有耕地,沒有技術,這讓他的脫貧之路異常艱難。這時,是白鵬英幫他想出路,解決了困難。
郭純海說:“我回到村里沒有地,母親還患了癌癥,欠了外債,是白鄉長介紹我當上保潔員,又推薦我當上生態護林員?,F在,日子越來越好了,今年我還通過扶貧貸款貸了5萬元,準備養牛,慢慢繁殖。”
在白鵬英的撮合下,離異多年的郭純海重新組建了家庭,讓這個過去沒有生機的家庭重新煥發出活力,保潔員和生態護林員這兩份工作,郭純海每年就有2.8萬元的穩定收入,郭純海還在產業扶貧政策扶持下養雞、養豬,2019年一家的總收入達到了4萬元。2017年底,郭純海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郭純海說:“在白鄉長的幫助下我家脫貧了,也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我問白鄉長我能入黨嗎?她說能啊。我就在入黨介紹人的介紹下提交了申請書,去年的7月我光榮地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今年我就可以轉正了,以后我也要發揮作用,把自己日子過好后,也幫助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年輕的女鄉長給古里鄉帶來了新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古里鄉的貧困戶主要集中在興牧村,于是白鵬英協調國有農場,幫助鄉親們改良安格斯牛、杜泊羊,發展養殖業;她聯系國有林場,免費為村民提供放牧草場;她推動“村幫村”,獵民村公益崗位聘用興牧村貧困戶,開發民族手工藝品,認真做好鄂倫春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挖掘,同時不遺余力宣傳鄂倫春傳統文化,充分對外宣傳展示鄂倫春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廣大獵民通過演出增加收入。
莫日根民間藝術團團長關勇剛說:“白鄉長非常重視鄂倫春民族文化的傳承,在她的推薦下,我們莫日根民間藝術團每年到全國各地演出30多場次,不僅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鄂倫春傳統文化,我們還將鄂倫春的民族工藝品展示出去,打響了鄂倫春民族文化品牌,通過制作這些民族工藝品,讓我們鄂倫春民族文化的手藝有了傳承,也增加了我們的收入。”
2019年,白鵬英引來了“騰訊為村”,通過移動互聯網,村民們打開手機,就可瀏覽村級黨務、政務、財務。“騰訊為村”現在也成了村民們的電商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大家把家里養的家禽、山上采來的野菜、自己做的民族手工藝品放在“騰訊為村”平臺上出售,帶動了貧困戶增收。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由共青團中央主辦的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中,白鵬英被評為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貧助困好青年,她兢兢業業扎根基層、扎根獵鄉,為精準扶貧、民族團結進步默默奉獻。她爭當脫貧攻堅的急先鋒,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群眾,進行心貼心、面對面座談,宣傳扶貧政策,了解貧困戶家庭情況,帶領全鄉貧困戶和鄂倫春獵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她用青春揮灑汗水,詮釋了鄂倫春人的勤勞與執著,展現了一名青年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采。